水下切粒設備起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以及對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塑料及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各個公司開始研究高分子聚合物切粒設備。下文著重比較國內外水下切粒機生產廠家的不同點及各自具備的優勢性。
我國初的水下造粒設備就是通過吸收、消化德國AUTOMATIK公司生產的 USG600/1型水下切粒機技術基礎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仿制而成的,已經形成了 SQL350、SQL610、SQL680、SQL950等系列產品。
水下切粒用途
一般來說,塑料顆粒造粒總體可分為冷切和熱切,所謂冷切就是常見的拉條切粒,還有滾刀切粒,說白了就是料條冷卻后再進行造粒。相應的,熱切一般指在熱模面上造粒。可分為水環切,風冷切,以及水下切。
為何分這么多類?大部分的企業主要考慮設備一次性購買成本+產量要求。
冷切成本低,但是產能會很受限制。水環和風冷,對于熔指高,產量高的物料沒法切!這樣產生了水下切。就其用途來看,只要對于水不甚敏感,一般好的水下切都可以造粒。適用性廣,產量高,是其優點。
水下切粒結構
一般分為:水下切模板,水下切刀具,密封水腔,水下切粒機,循環水泵,輸送管路,脫水系統,水溫控制系統等。
水下切粒機廠家
國外:德國BKG,W&P,Belstorff,奧地利Econ,美國Automatik。Gala品牌已被Maag收購。
國內:無錫華辰、成都六九一四、泰州科飛、上海丸京
簡單介紹下:
BKG,專業中的專業,老牌水下切。評價兩個字:好用!很多國內的水下切版本都源自BKG的版本,從幾公斤/小時到幾十噸/小時都有。BKG加工產品精度高,熱處理好,耐用。價格偏高。BKG不作主機,如果是配置國內的擠出機,他們會要求加他們自己的齒輪泵,卸料閥。因為對國內設備的產能穩定性不信任。如果全部配置下來,相信比國產主機貴的不是4,5倍的問題。
W&P,Belstorff不多說,很多人都比我清楚。但是這幾年貌似W&P,Belstorff的小型,中型機的水下切粒比較少見,國內萬噸級的居多,可能被聰明的國人將小型中型市場給搶占,所以專攻國人搞不了的。W&P 25T/h的水下切,精密澆鑄的水腔內曲面,做工精細,比高壓鍋更亮,品牌值得信賴。
奧地利Econ,美國地Automatik,小型,中型居多,設計各有各的特點。Econ的模面設計很有一套,Automatik的快拆結構令人印象深刻。
Maag公司2016年推出了新型PEARLOFLEX System水下造粒系統,PEARLOFLEX系統是專門針對配混料、母料、共混料和回收料的球形粒料的生產設計的。其適用于多種聚合物和熱塑性塑料,包括聚烯烴(LDPE, HDPE, PP)、苯乙烯類聚合物(PS, SAN, ABS)、聚甲醛(POM)、聚酯(PET, PBT, PEN)、聚碳酸酯(PC)、聚氨酯(TPU)、熱熔粘合劑、橡膠,以及天然和合成樹脂,生產速度高達每小時500 kg。總體來說,使用情況不錯。
傳聞中的:Japan brand 神鋼,日鋼。
JPN的很少有資料,國內中小型設備上也非常少見。
國產成都六九一四:以軍工技術為基礎,專注于雙螺桿擠出機配套輔機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切粒機,側喂料機,機筒,螺桿等。
國產無錫華辰:國內專業做切粒設備的企業,公司的SFC/U系列水下切粒系統對不同應用領域和不同用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不僅適用于熱塑料,而且也適用于其他所有具有熱塑料性性能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