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造粒機的開機操作順序如下:
1、將A、B開關推上啟動。
2、將加熱控制開關推上啟動。
3、將電磁閥開關推上啟動。
4、預熱升溫。按工藝要求設定各區段加熱溫度值,當各區段加熱溫度達到設定值后,持續恒溫20-30分鐘,再檢查各區段溫控表和各區段冷卻管道電磁閥是否正常。
5、啟動潤滑油泵開關,觀察主機尾部油壓表,應在0.1-0.2MPa。(始終保持0.1-0.2MPa,低于0.05MPa以下應立即停機檢查油路、油泵、油泵電機和線路)
6、打開潤滑油泵、冷卻水、切粒機等開關。
7、手動盤車主機,轉動三圈,無異常情況后,再啟動主電機控制系統后,順時針轉動主機調速旋鈕(注意應在啟動主機前先將旋鈕逆時針轉到零位),緩慢提高螺桿轉速。螺桿空轉時轉速不得高于30-40r/min,時間短于2分鐘,并檢查機器運轉情況以及空載電流是否正常。
8、主機運轉若無異常,即可開始加料(如側向喂料,應按工藝要求依次啟動加料裝置),要以盡量低的轉速開始喂料。待機頭有物料排出再逐漸緩慢地提高螺桿轉速和雙腕喂料機轉速。升速時應待電流回落平穩后再升喂料機轉速,使喂料機與主機轉速相匹,并及時調整切粒速度,使生產出的粒子符合要求。每次主機及喂料機升速后,均應升速調節過程中隨時密切注意觀察主機電流指標,原則上控制主機電流以不超過額定電流的80%為佳。同時注意整個機組各部位的運轉情況,如噪音、振動、軸承升溫、加熱溫度、主機電流等主要操作數據必須在常規范圍內。若有異聲,應及時停車處理。
9、軟水冷卻循環系統。各段筒體冷卻管路裝有手動截流閥及電磁閥,前者控制軟水流量,后者與溫控儀表聯動自動控制軟水通斷。加料段筒體只裝有手動截流閥,對于在加料口無熔融積料傾向的物料,此段冷卻亦可不開。在開車啟動階段,軟水循環系統不需使用,待主機運轉平穩后,若某段筒體測試溫度明顯高于設定溫度時,則可啟動軟水系統水泵,調節泵出口處旁路溢流閥,使泵出口壓力控制在0.2-0.3MPa,然后微微打開需冷卻的筒體段截流閥(不可猛然全開),等待數分鐘觀察該段溫度變化情況,若無明顯下降趨勢或下降至某一新平衡溫度,但超過允許值時,則可再適量調大或調小管路閥門。
10、對于排氣操作一般應在主機進入穩定運轉狀態后,再啟動真空泵(啟動前先打開真空泵進水閥,調節控制適當的工作水量,以真空泵排氣口有少量水噴出為準)。從排氣口觀察螺槽中物料塑化充滿情況,若正常即可打開真空管路閥門,將真空度控制在≤0.06MPa,若排氣口有“冒料”現象,可通過調節主機與喂料機螺桿轉速,以及改變螺桿組合構型等來消除。清理排氣室中已冒出的物料時,切不可將清理工具碰到旋轉的螺桿。關閉抽真空室前,應先注意現將真空管道閥門關上,再關閉真空泵,以防止真空管道中空氣倒流。
11、試車后退回到50%-80%負荷試生產48小時,使所有運動部位經過“磨合”后再投入正常生產。
按照以上要求正確操作水下造粒機,以發揮出它的大使用效果。